有時候,去旅行既野真係要量力而為。小斯明白登山者能夠成功登頂個種滿足感,因為當年我都唔信自己可以登上富士山(當然唔可以同珠峰比啦),但係係你登山既同時,其實係另一邊廂仲有人係不斷咁擔心你既安危同期待緊你返屋企,所以大家去旅行去得幾開心都好,一定要每日要屋企人報平安呀!
祝願罹難者RIP!
攀登珠峰的浪漫,原來不過是大家一廂情願。
區家麟:攻頂不浪漫
珠穆朗瑪峰攻頂必經之路,貢布冰瀑日前雪崩, 十多名雪巴人身亡,成為歷來珠峰攻頂探險,最多人死亡的一宗意外。雪巴族人,正是雪域原住民,因其天生奔走高山的能耐,成為聞名於世的登山嚮導與後勤部隊。
為何死的都是雪巴人?事件再次引人注視,世界最高峰,已成為冒險樂園;登山活動商業化,幫人達成理想是大生意,世界各地旅人,或追求夢想、或挑戰極限,每年集中於4、5月間,山區天氣較穩定時,蜂擁到珠峰大本營,靜待攻頂時機。雪巴人是先頭部隊,他們在登山季節開始時,於緩慢流動的冰瀑中,架設繩索與鋁梯,運送糧食與補給物資往高海拔營地。
珠峰攻頂這挑戰,也不如想像中浪漫。海拔八九千米的險峰雪嶺,有自己一套「倫理觀」︰見死不救是常道。
高峰空氣稀薄,高山症令人腦筋迷糊,判斷失準,加上攻頂一天,要極速來回,踏雪而行,遇上烈風嚴寒,更是舉步維艱,體力消耗巨大,容易失溫虛脫。若有人遇險,同行者的應對方式,是棄之不顧,因為無人有餘力揹體弱者下山,若留守照顧,結局多是一同客死深山。珠峰之巔,估計歷年有超過二百具登山者屍體,埋於深雪,沒有搜索隊會把他們送回家。
雪巴人生於山地,視山峰為聖地,從來沒有「攻頂」傳統、沒有「征服」心態。挑戰自己,不一定要攀上巔峰創造紀錄;有時,心存敬畏,登小丘遠觀,洞察天地澄明,學會謙卑,已是天大的福分。(節錄)
http://bit.ly/1fclqEJ
(法新社圖片)
#區家麟 #信報 #信報財經新聞